与谁同坐?

说正题前,我想先讲讲两个看似完全没有关联的事情。

“与谁同坐轩”

 时至岁末,两场降雪,让在北京忙碌的人们重温了久违的冬日即景。不少博远医疗的同仁都携带着早已备好的长枪短炮到园中取景。这也是两年来,我第一次见到园中的雪景。

 这个景象猛地让我有些怅然。我想起大学毕业时候的毕业旅行,曾经去过的苏州的拙政园,虽然那里没有雪,但是依然和眼前看到的美景是一模一样的。拙政园是个不小的园子,现在想来,好多亭台楼榭若不是今天看到园博园里的这些古建筑,对这些经典园林的印象,倒是真的有些记忆模糊了。

 但有一处,让我记忆犹新的是拙政园里的一个叫“与谁同坐轩”的小亭子,我特别喜欢这个匾额的名字。后来才知道它出自苏东坡的一首词《点绛唇·闲倚胡床》,它的后半句是“明月清风我”。

 “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好有气概和孤芳自赏的豪情,这说的不就是毕业那年的我吗?那个即将踏入社会,心怀梦想,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我?那个“白日放歌需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的我?那个“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我?

“有志向的三流,就是四流了”

两年前有个叫《四重奏》的日本电视剧很是火了一阵子。该剧目前在豆瓣的评分高达9.1。对于10分制的豆瓣评分体系,8分及以上的作品已属优质。可想而知,该剧的口碑还是有目共睹的。这部剧讲述了四个音乐家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发生的剪不断理还乱的纠葛故事。其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片中时不时会跳出来的各路想让人抄在纸条贴在脑门上的金句。一些看似表面有点令人垂头丧气的台词,却往往能让人获得某种清醒与治愈的力量。

在第五集中有这样一个桥段。四个音乐家组成的四重奏组合接到了一个外出表演的工作。

在我的印象中,音乐家应该是这样事儿的……

结果四个人到了彩排现场,换上演出服装后是这样事儿的……

彩排的导演解释:本次演出的设定是外星生物,战斗型四重奏。

于是四个人找到了主办方交涉:我们不要面子的嘛?主办方负责人则笑道:

扎心之后,为了组合未来发展的考虑,四个人还是夜以继日的练习。在正式演出的当天却被告知,演出要放原声,你们只需要装样子假拉就可以了。正当四重奏的四分之三开始打退堂鼓的时候,四个人中最成熟的真纪说道:

“我们根本还不够格被称为演奏者,也没有资格说自己是专业的,我觉得这就是我们的实力,这就是现实,所以我们就做吧!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是三流的水平,认识到我们是不称职的社会人,竭尽全力,去假装演奏吧!让他们看看专业的工作。”

最终,他们顺利的完成了这次不太愉快的工作。望着四个人远去的背影,负责人又补了一刀:

 

“世俗流” vs “工作流”

 

两个故事讲完了,也许现在你们知道我想说些啥?抛开四重奏故事的背景,其实负责人这番话的覆盖面还是相当广泛的。但是,无论是观众还是读者都极其容易混淆的是:其实世俗的成功看待的“流”和我们通常工作上的“流”说的不完全是一回事情,但是却往往被人偷换了概念,放在一起说事了!

先来说说世俗的“流“吧!

有个词我一直以来都特别讨厌,叫做“阶层”。当下好多扎心的电视剧都在探讨这个问题。贫穷让人失去梦想,限制了想象力,这的确是个不能回避或者逃避的现实问题。四重奏里的四个年轻人,为了生计,也几乎没有说“不”的能力了。记得听过这样一个笑话: 说是一个成功的大学老师,对一群大一的学生说,“我刚来台北的时候,除了一个皮箱,啥也没有,现在不都啥也有了?”然后坐在前排有个女学生眨着大眼睛问道:”老师,我特别想知道那个箱子里是啥?”。老师喃喃地说,“哦,这个呀!我爸给我的两千万创业的钱!”

这当然是个段子,但是不免点出一些残酷的社会真相,就是社会对一个人认可的“流”,往往是在说你现世拥有的金钱地位,人脉或者权力。能够拥有的越多,证明你拥有的“流”的段位也就越高,你人生的起点也就越高。

四重奏里的四个年轻人,从这个定义上来讲,显然是不入流的小人物,所以才会遭到负责人的揶揄,甚至会拿他们的人格和尊严当作笑料。因为在世俗的角度来说,不论你技术的段位在哪?(说实话他们弹奏的还是不错的)起码身份这一个强条,就是不值得拿出来讨论的。

再来看我们日常工作中的“流”,这个其实往往就没有固定的衡量标准了。什么样的工作能配得上是一流?什么样的工作是二流?三流或者更低一级别的段位又是怎么衡量的呢?并没有一个完全的标准。或者说,其实这里的“流”,不过是你定义自己,和社会定义你的标准,是否会存在偏差的问题。

前面说的苏东坡,写下“与谁同坐”的时候,正值人生低潮,罢官还乡,看破红尘,顾影自怜。所以才有“清风明月我”的感慨。在苏轼当时的境遇下,对于一个罢黜官衔的人来说,算是一个不入流的布衣阶层了吧!但是他的内心,怕是坚定的认为自己只是不被世俗理解罢了,还是真正那个时代的风流人物。

用今天的历史观点看,作为唐宋八大家的苏轼的傲气和傲骨当然没有错,但是我们日常工作中的许多人,却很容易就摆错了自己的位置。

当《四重奏》里四个卑微的小人物和负责人理论“外星生物的战斗型四重奏”是对他们艺术的一种亵渎的时候,其实负责人马上就混淆了他们的概念,他说“按照客户要求来是一流的工作,尽自己最大努力是二流的工作,像我们这样的三流,就是开心做事情好了”。这里有个非常大的逻辑错误,就是负责人的概念在于,你们的社会地位,已经决定了你们就是开心做事的人,不用问对还是不对。

这样的人在我们设计行业的环境中或许比比皆是,认为自己不过是一个小人物而已,或者最多就是一个尽自己最大努力做着二流工作的打工仔,高端的事情那是老板该考虑的事情,和自己没什么关系,重要的是自己能够开开心心的过好每一天就可以了。

有时候,非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而是我们的自我认知出了问题。有了这种心态,其实就很难成为工作上的一流人物了。举个例子:工作中系统设置往往都是粘贴复制,这不就是为了图个省事吗?一个核心城市的项目和地方的项目系统设置完全一致,反正不是我的事情,这应该是领导那些为客户提供直接服务的一流工作者该考虑的;工作中经常出现过以下问题:项目概况有误、引用规范版本错误、项目图纸中误体现另一个项目的信息、图框里的出图日期、设计人员、签名信息有误、不断出现字体有重叠、乱码的现象。错了又怎么着?这不是部门经理这些貌似努力做好自己工作的二流人物该考虑的吗?与我何干?反正我是个三流的小人物,得过且过,开开心心过好日子就行了,能咋?

同时会有好多自认为岁月静好的人,业主和领导分配给的工作任务也算马虎完成了,但同时也没有追求多动过脑子。为什么这样设置系统?依据是什么规范条文、什么手册图集?不是很清楚,也不是很在意。同样的问题连续出现在不同项目里,也没有太大所谓。总之,到了时间节点交上去就完事了。每天过的很开心,生活特别的充实,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呗!能咋?

更可怕的是,我说的这里面的不少人,却仍然非常“倔强”的认为自己是一流的工作者,工作离了我肯定不行,你们指责我的工作是因为你们的能力不行。其实,引申一下那位负责人的话来解释,如果你的志向一流,行动二流,能力三流,其实最多只能算是一个四流的人物了!

建筑界曾经有个女魔头,前几年去世了,叫扎哈.哈迪德,她是一个无论用世俗金钱的角度,或者用行业工作价值的角度来衡量,都可以被定义为一个“一流”的大人物。但是当一位记者提到她的成功来源于她的幸运和机遇的时候,她立刻反驳道:“我在第一个项目被世界认可前,长达十年没有一个真正意义建成的房子,但是我从来没有放弃,直到现在,我都不曾有一天放过我自己……”。

对于大多数没有含着“通灵宝玉”出世的我们来说,我们一定不能算是世俗意思上的一流的人生赢家,我们也不会有“先挣它一个亿”的豪言壮语。但是我们是否可以想一想,抛开金钱、地位、财富,在我们自己的行业领域,我们是不是能争取可以做到一流呢?让我们自己的价值能够最大程度的体现出来呢?或者我们能不能在自己成为苏东坡这样的“大家”之前,先不要有“明月清风我”的那种盲目清高和眼高手低的心态呢?我们是不是可以踏踏实实的做些事情,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仔细的读懂弄通每一个条文,理解每次规范的设定,及时和同事领导业主反馈沟通,避免自己的自大或者自卑的负面因素影响到我们的日常工作,向着行业一流的目标更加迈进一步呢?

前两天,我看见一个天天在朋友圈晒美食的胖姐姐,百年不遇的突然发了一个在健身房练习器械的照片,配文说“今天挥汗如雨,快要有马甲线了”。我不禁回复了一句  “洗洗睡吧! 梦里啥都有!”

《四重奏》如此火爆的受到年轻人的追捧,我觉得也有非常可悲可叹的消极的人生价值观在里面。就是当下的年轻人把阶层的“世俗流”和你本来能做好的“工作流”混淆在一起了,更可怕的是,他们还在不断的为自己梦想被现实的挤压,幻灭找到没有王健林这样的富爸爸的借口,他们轻视自己曾经有过的梦想,更糟践那些有同样梦想但是不断挫折失败的同龄人;他们接受沦为三流的快感,迅速滑向四流的深渊。

同样是豆瓣评分9.1的美国影片《当幸福来敲门》中则有着这样的一段意味深长的经典独白,黑人爸爸在屡次求职失败后,站在天台上对自己的小儿子说:“如果你有梦想,就要守护它。当人们做不到一些事情的时候,他们就会对你说你也同样不能,有了目标就要全力以赴。(You have a dream, you got to protect it. People can’t do something by themselves; they wanna tell you you can not do it. You want something. Go get it.)也许多年前的那个独自坐在拙政园“与谁同坐轩”的我,太过年少轻狂,但是现在的我,却更加相信《四重奏》中真纪说过的另外一句话“会边哭边吃饭的人,能够活下去”。

与谁同坐?

这几天午休的时候,我还会一个人独自到公司附近的那个园子里转转,一边走路一边思索。也许行业上的一流和你是否就真正能够出人头地,成为社会的上流阶层还差着很大的距离,但是在漫长的人生路上,时刻与正能量同坐,与困难和光明同坐,至少也可以做到无愧于心了吧!北京的冬天,朔风吹的有点严寒,但是坐在亭榭边的石阶上,午后温暖的阳光却让我感到异常的舒畅!2019年就要过去了,想起对新年的寄托,我突然想送自己这样的句子来了:

与谁同坐?寒风阳光我!

闲言&岁语 

闲言&岁语 

建筑设计有时就像在解一道迷题,有人坚持它有唯一答案、有人则强调它是多解的,而我现在却认为它是无解的。因为经典的建筑凤毛麟角并曲高和寡、注定孤独,而普通的建筑多如牛毛又流于庸俗、难免寂寞。

曾经的总是清晰的、未来的则难免模糊,就像十八年来的建筑设计思考一样。但从以往终成的几个作品来看,最近一年的纸上谈兵则依旧在孤独和寂寞之间徘徊,而挥之不去的仍是地方性和现代性的持续争吵、或是工业化和历史文化的反复纠缠:

——回顾:1.地方性


回顾短暂的历史、曾经举棋不定的思绪至今并未随着时间的沉淀而积聚成形;而技术的进步似乎已成为地域文化展现的最大障碍,仅凭借形式的独特魅力去再塑现代主义金身的愿望注定会落空。

“海口站站房的最大特点是将交通建筑的行业特征与海南的地方性结合在一起,并通过建筑空间与形式恰当地体现出来,使之成为反映地域文化特色的现代化站舍…”
很多人称之为具有地域特色的现代主义建筑,但我觉得其更符合肯尼思·弗兰姆普敦所定义的批判地域主义的标准,如对场所、气候和光线做出的适宜反应,即用直接来源于特殊地点的特殊性作为工具、来调节普遍文明(国际主义)带来的冲击;至于其在多大程度上缓和了全球化背景下(地方)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冲突矛盾、并使现代建筑取得文化认同,尚需时日。

地方性是一把双刃剑,持有者既容易在狭隘的民族主义领地里固步自封、也会在多元的国际主义视界中挥刀自宫。

——回顾:2.现代性


在传统社会,时间和空间往往是绑定在一起的;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在空间缺席的情况下施加影响则成为可能,于是时间和空间实现分离,不但为脱离传统的地域性束缚夯实了基础,也为现代性的全球化进程提供了条件。

“北京中关村软件园信息中心用现代建筑语言塑造办公建筑的室内外空间场所,使其充分适应国内外大中小软件企业对研发环境和基础设施等硬件的需求,并尝试通过建筑来体现软件/这一朝阳产业所具有的活力和生命力…”
为体现规划中建筑与环境相通共融、庭院内敛的设计思想,设计采取三面开敞的口字型布局,与北京的地方气候特点相适应在这里,环境氛围的营造一般通过神会而不是依赖运算完成,而自然元素则借助空间与光使现代建筑得以突破技术范畴进入人情和心理的领域。

正如安东尼·吉登斯在其现代性的后果中阐述的那样:尽管在现代性影响下的世界同传统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断裂,但脱域机制的正常运行及对现代性的不断反思让我们看到的却仍是包豪斯的黎明而非诸神的黄昏。
这让我们对现代主义的未来充满信心。

回顾:3.工业化


工业设计通常是在现代生活方式重置或社会观念更替的基础上综合了功能、材料与技术等因素而形成的技术美学思想指导下的创造过程,具有感性因素;而工业建筑设计则是在社会生产不断发展与变革的推动下适时完成的理性活动。

对于工业现代化来说,如果它创造的是一种可以接受的建筑、如果它产生的景象不是与社会和历史的延续相背离或起破坏作用,那么我们的工业化建设所走的途径则如卢西恩克罗尔所言:虽然是不合理的,但却是道德的…”。那么作为现代工业的建筑设计,工艺要求之外的思考是什么?
北京第一机床厂A工厂及研发中心设计采用现代材料来塑造简洁、精工的形象,以体现工业建筑的原初艺术性,而新时代数字与信息技术对工业建筑和建筑艺术的潜在影响已不可避免地显现出来在这里建筑艺术更多地表现为象征性、抽象性、隐喻性和建筑立面的独立性特征
这再次说明了建筑的复杂性。

在未来日趋复杂的建筑设计中,当旧有形式设计的创造黔驴技穷时,我们希望有一天工业化会为日暮途穷的结构建筑提供新的方法。

回顾:4.历史文化


肯尼斯·弗兰姆普敦把现代建筑的发展史看作是一部批判的历史可能源于其对当代多元文化的价值判定与分析;他说建筑学在今天能够作为一种批判性的实践而存在下去,只是因为它采取了一种后锋派的立场缘故。

而在后现代主义视界里,时间和空间因其错置的相互关系、再也不用听命于历史性的召唤了。很难说这是否暗示了某种晦涩形式的宗教复活?但可以想像的是,将会有一种关于生活的某些方面的稳定性映现、也会令人回忆起过往传统的某些特征

德胜门是北京古城仅存的两座内城城门楼之一,而北京德胜国际中心则是在其身边实施的地产项目;在这里,空间(场所)与时间(年代)仍是敲定方案最终面目的主要因素项目一方面要求考虑德胜门的历史与现状、尽可能减少对周边人文环境的破坏、弱化自身;另一方面要为现代办公提供便捷、舒适、高效的空间利用,并在外观上尽量体现出开放的时代气质。设计运用现代建筑技术、材料和手法,综合日照、节能等要求,通过对建筑体快的竖向切分与穿插、饰面材料的艺术选用,最终使本项目融于区域环境中,既表达了对历史文脉的尊重、体现了新建筑根植于传统文化中的设计理念,又使现代办公空间具备了难得的文化底蕴,取得规划和市场的双重认可。

对照传统现代主义建筑,设计显现的内容混合而不纯粹、折中而不彻底、适应性好又不排它、丰富而不简单,它们是因袭的、也是创新的。
所以当现代主义运动的发展面对新的空间配置方式时,那些没有含义的建筑所积累的影响却只能成为过去建筑文化的只言片语这不再仅仅是一个历史问题而是一个文化问题。

 

——展望:有题无解

因为众所皆知的诸多专业原因,我们在剖析建筑设计这一无解之题时必然会拾取一些关键的要素、以化解那些阻止我们深入下去的所谓问题;如:有关城市孵化、光的理解、氛围舒缓、空间关联、围城内外、时间反向、聚落腾挪、山水融合、节点塑造等……虽具体解题的角度或方式因人而异,但作为最初本原的思考,相信它会在未来的某一时刻幻化为打开通向原创之门的钥匙。

如今,当传统与时尚不期而遇后,孤独则被新的文化消解、而寂寞却仍让旧的习俗裹挟:

……

  1. 孵化——建筑忌讳雷同、而城市又强调协调,孵化是希望个体的适度趋同有助于群体的别开生面……

——孵化/河南濮阳清丰县健康产业园-2019

  1. 光伏——人类需要光,但没有人愿意在辽阔的非洲草原上看到冰冷的暗黑载体,装配式可以谱写出集装箱的牧歌……

——光伏/非洲某光伏示范工程-2019

  1. 舒缓——柔软的界面让人产生共鸣,倒不是其外表流畅的润滑曲线、而是其承载的温暖功能和治愈内容……

——舒缓/浙江诸暨市妇幼保健院-2019

  1. 关联——建筑与人一样,沟通交流并非直来直去最好,效率有时让位于散漫闲淡、只是因为自然美妙……

——关联/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9

  1. 围城——所谓奇葩建筑又何止不是一座围城,设计者纸上谈兵、意犹未尽,而使用者罔顾左右、不知所云……

——围城/河北沧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科研楼-2019

  1. 反向——城市规划的总体平衡并不意味着区域用地的合理均衡,空间反向的唯一作用可能只有时间能够读懂……

——反向/山西闻喜县人民医院-2019

  1. 腾挪——都市密集化发展虽然昭示着繁荣、但也难免粗鄙不堪,而精致化结果需要辗转腾挪的身手……

——腾挪/北京花园路六号改扩建工程-2019

  1. 融合——山水城市的成功在于现代生活和田园风光的系统融合,而建筑和环境、彼此本应互为景观……

——融合/广东惠州市博罗县医养城项目-2019

  1. 节点——只要城市还按着它建立时的原则在发展,我们就很难忽略或摆脱它的节点强加给我们的束缚……

——节点/北京金隅中西医结合医院-2019

……

也许,当历史这面镜子竟然被现实照出未来的模样时,与孤独和解、就是向寂寞妥协!

 

王长刚/2019.12

宋庄-被家暴的“女人”

伟大的艺术品不像生活那样令人失望,它们并不像生活那样总是在一开始就把所有最好的东西都给了我们。      

                                                                                                                                                                          马塞尔·普鲁斯特

每每谈及艺术,人们第一反应是“高雅”、“神秘”、“wow~”,犹如阳春白雪。学艺术的人,不论男女,都被认为是气质不凡、眼神忧郁,超凡脱俗,可以化腐朽为神奇。但在1994年,当最早的一批艺术家方力均、王强等从圆明园失魂落魄的流落到北京通州一个叫“宋庄”的农村的时候,很难把这些几天不洗澡,留着一头长发的艺术家和阳春白雪联系起来。

有人把它描述成北方农村,有人说它也是京城,有人认为它只是个画家村,也有人认定它就是传说中的江湖…… 这就是中国宋庄。在宋庄,生活着将近两万名艺术家。他们从事的艺术门类包罗万象,他们形成了以艺术为纽带的村落式聚居。在这里的艺术家大都是没有什么太大名气的,更多的人还在温饱线上挣扎。

没去过宋庄的人想象中的她,或许和纽约的SOHO,北京酒仙桥的798一样,是一个品味不凡的神秘之地;或许是一个展览建筑的万花筒又或许是一个充满灵气的的偏远小镇……然而盼望的宋庄和遇见的宋庄永远不会是同一个“女人”,日子过久了的宋庄和初见时怦然心动的宋庄也绝不会是同一个“姑娘”。

初见-怦然心动

宋庄位于北京通州,偏远的地理位置为宋庄提供了广袤的土地和清静的环境,现在去一趟宋庄,你会发现宋庄的主路很空,很干净,几乎没什么车,路上行人也是寥寥可见,主路边各种美术馆和雕像会提醒你来到了一个大型艺术区。

在北京这样大的城市,寻找一个美术馆不是一件十分简单的事,可能需要驱车几十公里,可能需要辗转好几条地铁线,然而在宋庄这个地方打开地图,仍然会惊讶于各大美术馆的密集。这对于喜欢美术馆的人无疑是莫大的恩赐!

初恋-艺术家的栖息地

 初来宋庄的人无疑是最幸福的。无论是走投无路的艺术家,还是那些刚刚出了美院校门连北都找不到,但是觉得自己已经是毕加索的文青们,这里都曾经是他们的家园。几千块一年的房租,让他们很容易从农民兄弟的手中得到一间画室,一个书房,一张床和一个冒着青烟的灶台。他们听着崔健的一无所有,穿着手绘有切·格瓦拉头像的汗衫,任由北京冬天刺骨的寒风撩骚着他们的艺术灵感,他们弥足笃定,相信自由和爱情,相信他们有感知和改造人类灵魂的使命。

可对于他们的“家长”,这些原本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世代务农的农民来说,除了关心这些穿着皮裤,留着长发的家伙能不能按时交租外,更关心的是他们的怪诞的所谓行为艺术会不会带坏了他们淳朴的,没有见过啥世面的孩子。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人在最贫穷和最孤独的时候,精神和爱总会是最真实的。

初婚-生活的坚守

都说“一切不以结婚为目的的谈恋爱都是耍流氓”。宋庄开始的目的应该算是纯洁的吧!乌托邦的理想和蝴蝶效应迅速吸引了来着全国和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们。2004年后,随着政府支持下的几个国际文化活动在宋庄的举办,这个初婚出嫁的“小女人”开始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资本的逐利首先是从文创开始的,最早来宋庄搞创作的人还基本都是靠所谓的作品谋生,更为找不到自己人生定位,但是又不得不面对残酷生活的艺术家们。找到一个苟延残喘的机会。艺术是可以用来消费的,你可能成不了毕加索,梵高和莫奈,但是你可以试着调出亚威农少女肌肤的颜色,对着镜子画一个受伤的耳朵,或者把完成的作品涂抹成混沌不清的印象流派,然后可以用这些艺术品换来烧鸡和啤酒。

艺术家是不被人理解的,要是每个人都能看懂,那还能叫艺术吗?但是面对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一壶琐碎,靠着艺术过好日子成了每个宋庄人最崇高的理想。是的,初婚的时候,又有哪个女人不是奔着天长地久去的呢? 

七年之痒-“家”的没落

当商业嗅到这片土地的价值的时候,好些事情就不是善良的人可以控制得了的了。地价的飞涨和农民小产权房的利益纠纷很快波及到了宋庄的发展。原本需要在大自然的村落寻找创作灵感的艺术家,不得不要被钢筋水泥的建筑所淹没。

宋庄的发展在这个阶段出现了许多实验性的建筑,徐甜甜的宋庄美术馆;戴璞的树美术馆,起了洋名的MCMA(现代艺术博物馆)都充斥在其中,他们依然像早期宋庄的独立艺术家一样,强调建筑清新脱俗的个性。但是当高额的房价开始挤兑那些买不起房的租户,原住农民开始变本加厉的增加他们原本几千块的房租的时候,艺术立刻就变成了有价无市的空中楼阁。

曾经名声大噪的宋庄美术馆很快就迎来了一个尬尴的处境。作为当地创意文化园区的第一个建筑,近千名艺术家关注的一个展览空间,宋庄美术馆在某种意义上曾经是这个艺术群落的一座丰碑。但今天,其开放展厅大概也只有3个左右,空间实在显得有些单调和无趣了。

“树美术馆”曾经是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美人,弧形的坡道,浅浅的水波,遗世而独立的树……帮助着人们过滤他们的心灵,忘记了外面的环境。但是现在,除了墙上很偶尔出现的展品,整个美术馆几乎是空空如也,没有人,没有展品,这时,庭院里面的那一颗树也变得孤独起来。不禁要问这样的建筑出现在世界任何地方都仿佛可以,一个没有主人的家还能叫做是家吗?

 MOCA BEIJING

落寞的北京当代艺术馆让站在门口的保安都感觉有些多余,室内常年灰暗,没有灯,曾经的展品歪七扭八的躺着或挂着,破败的让人唏嘘。这个艺术文化的汇聚地,谁都会怀抱着一丝希望,或许还相信宋庄的艺术家们不会穷途末路到这种地步,但是现在,没有展览,没有收入,更没有心思去打理这些他们用来实现艺术梦想的美术馆了。

 然而,所有的“或许”在走进上上国际美术馆后都会让你飞灰湮灭。

 同样是给人错觉和希冀的外观,然而内部却已沦落为工作人员打麻将,大声阔谈的休闲之地,可能有人说比MCMA BEIJING要好些,至少没有荒废,至少还有人烟。

美国著名建筑学者简.雅克布斯,在她最著名的论著—《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曾经不只一次的提及,城市中心的活力来源于原本的杂乱无章的原生态建筑群落和熙熙攘攘的市井文化,而非有秩序的,充满体量感和“人性关怀”的笔直街道和高耸入云的厅堂楼宇。那些当年花五毛钱就能买个烧饼填饱肚子的人,现在不得不要涂脂抹粉,人模狗样的坐在咖啡厅聊着如何实现一个亿的小梦想,其实,他们的理想和初心已经和他们渐行渐远了。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我哒哒的马蹄声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家暴-远去的艺术

 人生往往更悲催的事情总是留在最后—北京市级行政中心正式迁入通州副中心后,文艺创造空间的挤压和土地使用性质的转变马上就让宋庄的矛盾变成了更加尖锐的问题。作为京城艺术圈曾经的最大最著名的艺术家聚居地,如今的宋庄,在经历了美艳如花的青葱岁月后,却犹如一个被家暴的女人,白天用厚厚的胭脂遮盖住满身的伤痕,表面看上去虽然还得体漂亮,内心却空空如也,眼神暗淡,每天思考着自己该何去何从!

仿佛人类艺术发展的历程,艺术区历来是首先从经济不发达区域开始,到不发达区域变成为发达区域后结束,这也许就是艺术家的宿命和我们文创的终极理想吧!我们遍布全国,打着各种幌子的文创产品,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或许还没有像宋庄一样,开始还是奔着“结婚”的美好目的去的。那么也就不难想象,它们的命运从它们开始和商业,地产,资本绑架的那一天起,就注定要走向失败的宿命了。

艺术家的命运也仿佛永远是游荡着,宋庄曾经产生的艺术却没有被供奉起来,更多的时候,它们创造出来的精神和勇气,都可能被我们的这个时代所严重低估了。也许这是我们每个人都改变不了时代,能来宋庄走一走,和这个曾经千娇百媚的“女人” 聊聊她的前世今生,也姑且算做了一点点一厢情愿的贡献了吧!不禁让人唏嘘不已,经营一个家庭或者保留一方文化,更需要放眼未来,勿忘初心,才能方得始终,不是吗?如果这个女人的初心是嫁入豪门,那么就在庙堂之上让她实现她的人生理想好了,但若她尚有男耕女织的桃园初心,为什么要家暴到让她流离失所的这般田地呢?

To be, or not to be (生存还是毁灭?) 或许,对于每个今天生活在宋庄的艺术家来说,他们需要在紫檀木的清代家具上打个盹,但更需要的是,还时常可以嗅到粘在裤管上的芳香的泥!

 

本文部分照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围观&旁观

 

 

围观者心中的矶崎新

2019年的普利兹克建筑奖终于授予了88岁高龄的日本建筑师矶崎新,这一迟来的荣誉自然在建筑界引起了不小的波澜,以至于极力推崇矶崎新的业内人士竟然力劝其拒领但矶崎新显然不是“像滚石一样”的鲍勃·迪伦,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由此可略见一斑。

作为在上个世纪后期建筑界叱咤风云的人物,矶崎新走过的路(理论和实践)从另一侧面反映了近半个世纪以来现代建筑所历经的真实遭遇

讥讽、歧途与新生

1.讥讽

以幽默的方式来体现严肃的主题、是米兰·昆德拉的风格,曾放言“小说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已经失去了原有魅力”的他最终与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个中原因众说纷纭…

日本建筑师矶崎新在现代主义备受质疑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没有选择坚守或沉默,而是为方兴未艾的反现代主义运动推波助澜。他说任何对城市进行的有秩序的规划都注定要失败,因“未来的城市终将成为一堆废墟”…作为后现代主义重要推手的他、成名于普利兹克建筑奖设立之前,但后来却多次与其插肩而过、则有点耐人寻味了…

筑波中心大厦(1979-1983/茨城)

时间从未止步于前、但时代却有可能落后于极少数持有异见思想的人。无论是乔治·奥威尔的《1984》、还是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无不隐藏着惊人的预见…但曾经对现代主义冷嘲热讽的矶崎新会在未来的某一天让我们从他的那些停留在纸上的作品中看到现实的荒谬吗?

在二十一世纪,建筑学打开了通向未来的大门、同时也开始走向它的终点…

“空中都市” 构想(1962)

 

2.歧途

在近现代的建筑大师中,敢于不断尝试新的思想、又舍得放弃旧的观念的人少之又少。勒·柯布西耶的进退有据就曾为自己奠定了“现代主义建筑的旗手”地位,而矶崎新的改弦更张却似乎使自己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而这仅仅是时过境迁吗?

上世纪六十年代源于日本建筑界的新陈代谢运动第一次体现了非西方的先锋派如何在美学和意识形态上压倒西方,并控制了话语权…尽管其在后来的历史嬗变中无疾而终、但其产生的作用与影响却不可小觑,遗憾的是矶崎新过早地与其划清了界限…

作为受西方现代艺术影响至深的日本建筑师、矶崎新很早就对现代主义建筑失去了兴趣。而东方人的自尊又使他的创作研究带上神秘的“面具”:即看起来精彩纷呈、但很难让人产生共鸣;也许这就是他的作品呈现出似是而非的后现代主义倾向的原因…

洛杉矶现代艺术博物馆(1981-1986/美国)

在二战废墟中重建的日本时而也会受到地震的严重威胁,而它无疑会使人们既有的精神创伤雪上加霜。伴随着挥之不去的忧虑,于是“裂痕”也就自然而然地显露出来…与其它人强颜欢笑、故作美好的姿态相反,矶崎新选择了绝不回避的面对,而这会是他被归类为反建筑主义的证据吗?

在功能至上主义逐渐侵蚀传统现代主义建筑的根本时,矶崎新通过研究建筑的“虚与实”而发现灰空间的剩余价值、通过审视“形象破坏运动”而涉足未被他人选择的路、通过应用“零度还原”概念而尝试在结构内部去除多余的方法论…等等。

正是这些所谓“离经叛道”的行为导致真正能体现他建筑思想的作品留在纸上、也正是这些未建成的建筑设想让他在建筑界声名鹊起、非同凡响!

卡塔尔国家会议中心(2004-2011/多哈)

 

3.新生

作为一个在国际建筑舞台上持续亮相四十余年的建筑师,矶崎新的腾挪辗转确实体现出这半个世纪以来建筑领域的时空变换…

早期的理想主义(乌托邦思想)表现在其作品中呈现的新柏拉图主义(与路易斯·康诠释或演绎的角度不同)、及与新陈代谢派理念上的纠缠不清…从中也不难看出其明显带有未来主义机械论的倾向和淡化时间及距离概念的超前特征…但他的“西化”远甚于恩师丹下健三是因为他一直觉得日本传统中的某些“精华”过于沉重。

 

大分县立图书馆(1962-1966/日本)

 

中期是矶崎新进入国际视野的主要阶段,他不但从理论上替后现代主义摇旗呐喊、还在实践中为其输送糖衣炮弹…为体现历史和时间价值的重要性、他这个时期的作品始终贯穿着后现代主义和历史循环论者的文化与艺术思想。

北九州市立美术馆(1972-1974/福冈)

 

晚期随着后现代主义浪潮的日渐式微,他的激进思想似乎有所收敛、而对现代主义的回归又心有不甘…这段时间他的重心转移到对建筑进行多种造型的研究与探索方面,想从综合、拼贴、嵌入、开放、悬念、和期望中获取自己的答案。

中央美术学院新美术馆(2003-2008/北京)

作为实物存证、建筑在人类文明的弘扬与传承方面似乎比其它文化载体更鲜明,但9.11世贸中心的倒掉和巴比扬大佛的毁坏、摧毁的不仅是世俗世界的宗教信仰和经济象征,还有建筑师心中的永恒梦想…

当我们发现许多现存建筑没有存在的价值时、自然会质疑其建设时的意义…而史学家们则很有可能在矶崎新未建成的作品中、发现他对21世纪建筑学所做的贡献!

水户艺术馆(1986-1990/茨城)

 

最后,让我们再重温一下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委会给他的评价:

“他兼具对建筑历史和理论的深刻了解,勇于拥抱前卫,从不满足于复制现有;

他对有意义建筑的追求也反映在他的设计作品中,直至今日仍然不拘一格、不断演进,其方式方法总有新奇之处。”

也许,这会有助于我们真正地、了解并理解他。

 

矶崎新(日本/1931-

 

 

旁观者眼中的流水别墅

 

  1. 序曲
    过去、或是昨日
    如果有人想通过建造(或设计)一座私宅而逆转未来(或辉煌人生)的话,那么充斥在他耳边的可能不会是阵阵如雷的掌鸣、而是时时四起的嘘声

 

 

  1. 时间
    1935
    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阴霾仍密布在北美大陆上、未有任何散去的迹象;而私情缠身、年近七旬的莱特也似乎随着生命的衰弱而走向事业的低谷新承接的考夫曼家族的度假别墅在9个月的时间里曾让他一筹莫展,也许这才是成竹在胸必将经历的黎明前漫长的暗夜;果然接下来的两天、别墅的雏形似神来之笔、跃然纸上。

3. 地点
美国西宾州熊奔溪考夫曼领地的森林里似乎永鸣着潺潺流水声;过于喧闹的轰响恰如当时在北美上空喋喋不休的各种建筑思潮的舌剑唇枪。而欧洲的现代主义则趁机后来居上、以创始者自居若非诞生此地的流水别墅现身、莱特对现代主义的作用和贡献恐怕将被历史轻视和怠慢了。

4. 现代主义
现代建筑的核心问题既不是技术问题也不是审美问题;如果说是欧洲孕育了它、那弗兰克·劳埃德·莱特则以自己的作品让它在北美光彩夺目起来。但在二战前美国较为保守的建筑界、现代主义的咸鱼翻身并非一帆风顺,只是在考夫曼别墅终于面世后一切才烟消云散、豁然开朗了。

5. E.J.考夫曼
就像佛罗伦萨的美第奇家族对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巨大影响一样,匹兹堡的考夫曼家族通过捐赠有影响的建筑奠定了自己名门望族的文化根基。 E.J.考夫曼则顺借流水别墅为自己在全世界赢得了显赫声望并因此摆脱掉多年来上层社会强加给他的冷眼和旁观,这和极欲通过此案设计反击当时主流业界对自己歧视的莱特不谋而合,只不过他在意的是惊人效果而非审美主张罢了。

6. 建筑师
在弗兰克·劳埃德·莱特近70年的执业生涯中,其绝大多数优秀作品都是在客户信任和尊重的前提下完成的、故建筑师个人意志的体现较为突出但流水别墅的诞生却复杂的多:不说那些没有取得实证的诸多传闻及外因,单是建筑师和雇主(是赞助人而非客户)之间明枪暗箭的较量与妥协即昭示了这个作品一定是甲乙双方激烈碰撞与融合后的共同结晶。这其中既有文化和风格的差异认同、也有职业和社会的侵染影响。

7. 场所精神
流水别墅完美地诠释了建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在这里、建筑没有因自然的伟岸而俯首称臣,自然也未因建筑的张扬而各自为王;二者的有机结合既让熊奔溪的牧歌风情演绎出未来的工业意象、也使匹兹堡的烟雾缭绕散发着原始的生态味道。有别于欧洲现代主义的自我迷恋、莱特的现代建筑则因其独特的场所精神而更具魅力。

8. 原创性
毋庸置疑,对建筑师而言、绝对的设计原创性是不存在的。对自然、历史和同行的借鉴与模仿丝毫不会动摇莱特和流水别墅在建筑史上的重要地位,而且正是由于其作品中隐藏着卓越而美丽的折衷主义、才使欧洲现代主义的先驱们意识到文化根基的重要。就像莱特晚年自己宣称的:现代建筑和古典建筑一样、都是没有年龄的,它延续了过去建成的所有建筑、并非分道扬镳。

9. 终章
现在、就像今天
如果有人已通过建造(或设计)一座私宅而重塑经典(或续写传奇)的话,那么环绕在他耳边的不止是熊奔溪瀑布欢快欣喜的不断轰响、还会有塔里埃森悠远绵长的余音绕梁
从过去到现在、已整整八十年,而传说仍将继续、且不留痕迹。

建筑摄影的情感

不知道您有没有这样的感受:因为杂志上的一张照片喜欢上了建筑这个专业?或者因为一张图片开始了一段探索的旅程?更或者是,因为喜欢一个懂得摄影的人而喜欢上了他或者是她?

一位建筑哲人曾经说过,人的一生有两件事情不能忘记,母亲的面容和城市的轮廓。是的,徜徉或是生活在一个城市,建筑这个概念,我们每天都在见证她、面对她、记录她、品味她,欣赏她,或者憎恨她。城市建筑摄影,已成为我们在日常或是旅行中最常见的拍摄题材。建筑摄影把获取的认知转化为图像,成为一个传达和表现建筑的最重要的文化载体。 我时常在想,对于建筑师本身,比如我,设计和创作了建筑,所以我们明白一座建筑是如何产生的,知道如何去诠释空间,如何去展现美。但若作为观赏者,却是如何能看到并记录这份美呢?这大概需要我们对建筑多些理解,而非仅仅停留在建筑样式上的欣赏上。换句话说,要能有由表及里的透视眼才能真正体会到一个好的建筑所要传递的精神内涵。

我喜爱建筑摄影,但是更多的是站在设计师的角度去欣赏别人的摄影作品。试图去理解建筑语言是如何通过相机,在他们的手中是如何转化成惟妙惟肖的摄影语言的。我想,他们之间的共通性想必会有这么几点:几何感、片段性,韵律性、用光、色彩、比例、均衡与对比,以及人物场景的设定等等吧!……

*******************************************
几何片段和空间韵律

现代主义建筑最大的特点无疑就是抛弃了古典装饰,喜用白色和流畅的几何线条,不夸张,不矫揉造作。密斯的“less is more”(少就是多)大概是对几何之美最好的诠释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无序中透露着有序,几何的排叠倾诉着心底深处的思绪。几何与线条的相互作用,创造了更加独特的视觉感。

受到古罗马神庙的影响,现代或是当代建筑的天穹顶采光可以形成极具有柔光的室内效果,站在底部随意拍摄,都会表现出不错的意境,构图中偶尔出现一个人的影像,可以加强空间点线面的尺度和作品的表现力。(图1

秩序感是现代建筑的基本规律,摄影中善于把握重复却有规律的片断,特别是黑白照片的呈现,会强烈的表达建筑的情绪。在这里,倘若是整体规律性的呈现建筑,就成为了一种简单单调的构图,但局部的体现则有了一种孤独的意境。(图2

抛离黑白照片,仰视建筑的一角。背景选择无云的单调和建筑表皮的繁复构成强烈的情感对比。(图3

俯视建筑的一个片段,空间的层次通过屋顶的白色进行框景,人物表现由远及近,疏密有致,等来这样的构图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观察力。(图4

几何片段的另外一个构成是 infinite (几何无限性),通过光影和几何的扭转,表现空间的尺度。记住,你需要找个无人的晴天,静静的等光来的那一刻。下次我或许可以到日本的伏见稻荷大社去找找灵感!(图5

*******************************************

构件的表情

如果把建筑按照构件来划分,有窗、门、墙、楼梯、屋面、地面、装饰等多个组成部分,我这里仅仅想以窗为例,来说说从下面摄影作品中读出的些许体会。

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建筑中不同的开窗方式,则是表现建筑灵魂的眼睛。有秩序的变化或规律的重复出现的开窗,对拍摄建筑时会激起人们的美感,运用这种韵律则能获得连续性和节奏感的变化。

参数化表皮设计是当代建筑常用的表现手段,表现这样的建筑要注意空间开窗虚实的转变,由大至小,由有到无,由窗到墙,由虚到实。(图6

用透视法表现同一种开窗的建筑表情,注意不要让每一个开窗都表现的一样,给作品一个仰视的角度,请注意立面和透视的区别。(图7

表现大面积的玻璃幕墙的时候,留出更多的天空,让画面更加有想象力。近景用几根干草做幕墙的前景。真怀疑草是摄影师自己带去的,因为这样的构图实在是可遇不可求。(图8

*******************************************

光的容器

英国建筑师罗杰斯说:“建筑是捕捉光的容器。

光将建筑的空间的魅力演绎到了极致,为几何味、雕塑味浓厚的建筑的赋予了灵性。光的演绎,是建筑师的手法,也是摄影师的手法。一个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安藤忠雄的光之教堂。利用光影效果去表达建筑的线条,体现出建筑丰富的层次感。

室外光在任何时候都充满着情趣,墙面和地面往往是两个接受光线的载体,特别是当光影同时出现在这两个界面上的时候,你要注意的是它们构成的比例。对了,当时若是偶遇一个撑着油纸伞的姑娘不经意间走过,即便不是戴望舒雨巷中的那般朦胧悠长,也请你快些按下快门吧!(图9

影子在建筑表皮上的变化随时间的变化是有角度的,45度角的光影和人45度角的低眉凝视形成精美的立体构成,若不是摆拍,便是神来之笔了。(图10

笔者的北京凤凰国际传媒中心,在光影的前提下,同时增加了地面的反射,让空间得到多维的延展。(图11

阿尔瓦罗西扎的世博会葡萄牙国家馆,通过强烈的室内外光线对比,形成颇有中世纪欧洲教堂,或者是柯布的朗香教堂的那种神秘感。同时这样的光线应运还会出现在表现纪念性建筑上,譬如丹尼尔·利伯斯基的柏林犹太人博物馆和齐康的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上,通过光的应运来表现恐怖的氛围和人对光明,生命和自由的那种强烈渴望。(图12

笔者在马德里西班牙皇宫,偶遇一对年老的夫妇。那时室外的阳光正浓,老妪和老夫一起凝视着手中的场馆资料,柔和的阳光照射在他们的身上,显得那般的温暖。不知道大家如何感受,我读到的是历史和柔情。(图13

*******************************************

人物场景

人,赋予建筑以情绪。

在我们上面所有的摄影作品中,几乎都能看到人的影子。除了建筑形状的信息,我们往往通过人来获得建筑空间的尺度;又如人们在建筑空间里的活动状态,是兴奋、平静亦或是怡然自得。人赋予了建筑的表情,和建筑一起形成一幅完整的场所图景。

差异性和矛盾性是这幅作品的灵魂,注意画面中的俩个人的目光的方向和光影的方向。如果我能给这幅作品一个名字,我希望它叫做,希望在左,现实在右。(图14

这幅作品充满了童真和调侃的趣味,当代建筑的超现实表现手法和画面中近景中貌似爱因斯坦的老人的背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人在画面中的构图占据了很大的比例,表现出人物对建筑一种强烈的情绪,抑或欣赏,抑或迟疑,作品极其具有表现力。(图15

注意屋面的白和俩个老人的头发的白,像矶崎新早期的作品一样,画面具有强烈的隐喻,黑色的衣服更是体现出建筑的凝重和厚度。(图16

如果你能理会上面三幅建筑中人的孤独,便能领会现代主义建筑中粗野主义带给我们的美,那是一种清水混凝土带给我们的原始粗犷之美。美有时候是孤独的,唯独处可品之,不是吗?(图17

在建筑摄影中,建筑物被普遍认为是主角或者内容,而景观,无论是自然还是人造的,则一律是配合的环境或背景。然而,内容和背景是同等重要的,也经常可以进行互换。前景中几个非洲汉子拔河的张力体现出远景张拉膜建筑的张力,而皮肤的黝黑又和膜表皮的洁白形成强烈的反差,真是匠心独具!(图18)

注意画面中牛的位置和远方眺望塔上人的剪影,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捕捉到这样的场景的。人、动物与自然,而人在构图中是最渺小的,但是却能够俯瞰一切,多么和谐而又生动的画面和隐喻啊人类和自然融入并且尝试改造它。(图19

*******************************************

色彩及材质

后现代主义建筑的最大特点是批判建筑极简带来的无趣和乏味,建筑的色彩和材质的运用成为表达建筑心情最直接的方式,也是我们最可以直观感受到的。当它成为构图主体的时候,不要吝啬给它特写。你甚至可以完完全全忽略人的存在,让色彩真真正正的当一回主人

北京曲廊院,朦胧色彩仿佛是对空间赤裸裸的色诱, 无论你把它作为前景,中景还是远景,你所要表现的就是你要表现的色彩在空间中处于哪个维度,其它尽可交给观众的视觉体验了。(图20

香港彩虹邨,柔和的色彩消弱了远景中低成本住宅的廉价感;中景中的棕榈树和前景中安静的球场,构成了一副市井生活秀,让压抑的高密度住宅变得一下子温馨起来。请特别注意这个一点透视的表现手法,它强调的是空间的延续,由疏到密,表现出一种朦胧的希望。生活的苟且但是依然不乏对尊严的渴望。不是吗?(图21

*******************************************

我想,建筑摄影可能只是一个不够严格的摄影类型划分。特别对于人物的设置,场所的拍摄等,其实很容易就转化为人物摄影、纪实摄影等其它类别。我们谈论建筑摄影的表情,其实也就是在谈论建筑美的本质,以及我们用单反或者手机记录日常和旅行中所见建筑的观察方式。就像罗曼罗兰说的那样,这个世界从来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

那么,和我一样,心中充满渴望到远方去,去有诗的地方,拍下那惊鸿一瞥的建筑瞬间,或许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

文中的摄影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仅做评论鉴赏用途。

 

百年包豪斯 & 戏说现代主义建筑

百年包豪斯ABC

A.历史性机遇:

引发了对建筑及产品设计的现代性追求,强调功能、客观和去装饰,适合工业化生产和国际化推广…其先锋性理念影响至今、但对文化(历史和传统)的漠视也为日后孕育危机埋下了伏笔。

B.当代性解读:

 对秩序的尊崇自然产生了理性主义

对浪漫的不舍同时催生了表现主义

对品质的不懈追求再生了技术主义

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主义 

C.哲学性思辨:   

包豪斯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包豪斯是死的、也是活的,只要包豪斯还在影响着我们、包豪斯就活在我们之间…因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

 

戏说现代主义(建筑)

德国诗人歌德曾将建筑(古典)比作是凝固的音乐,可能是他觉得无论是从风格、技巧,还是逻辑、结构等几方面来看,二者的创作都有着非常相似的地方。但今天、也有人把建筑(现代)看成是跃动的诗篇,尽管建筑作为工程艺术、有它无法回避的客观存在,但能够让人走心的作品往往又充满了建筑师太多主观的意愿。

作为宋代盛行的中国文学体裁,宋词是一种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它标志着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宋词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

 

纵观现代主义建筑发展的历史,苏轼的【行香子·述怀】似乎早已为其作了恰如其分的诠释: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 酒斟时、须满十分。 浮名浮利,虚苦劳神。 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下面我们来一起回顾一下:

 

1917年,凡·杜斯堡主编的《风格论丛》为现代主义的粉墨登场拉开了帷幕:其追求艺术的抽象和简化、反对个性、排除一切表现成分而致力探索一种人类共通的纯精神性表达(即纯粹抽象)的风格派特征至今仍在现代主义建筑的诗行中如影随形、没有任何消失的迹象。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
现代主义设计萌起于建筑设计,它的定义不仅受制于时间、也局限于意识形态;但它对哲学、心理学、美学、艺术、文学、音乐、舞蹈、诗歌等领域的影响和改变却是这个世纪最没有争议的事实。…只是~

酒斟时、须满十分
现代主义是依赖对传统意识形态的革命而在国际上大获成功的;但曾经的自信(坚持功能主义至上)又险些将自己逼上绝路。若与古罗马人维特鲁威撰写的《建筑十书》相比,我们奉行的安全、实用、经济、美观的建造准则又有多少新意呢?…真是~

浮名浮利、虚苦劳神
至此,与当年现代主义极具先锋的历史地位相比,我们的激动已日渐式微;如果这就是我们今天的工作成果,说明了什么?是现代主义牢不可破的神话再现,还是我们固步自封的不思进取?…于是~

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当现代主义从令人期待的理想主义和让人憧憬的乌托邦主义最终转化为惹人厌烦的国际主义时,我们担心:未来的希望只能存在于诚实的错误之中,却不会存在于现代主义苍白而冰冷的完美里。…终于~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
现代主义产生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提速时期,在经历了半个世纪的王者荣耀后、因国际化和对传统(历史文化)的反动而渐受质疑,于是引来了查尔斯·詹克斯关于“现代主义已经死亡”的耸人预言。…其实~

 ~且陶陶、乐尽天真
虽然现代主义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偏传统的各种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但反过来它也承受着当代各种艺术思潮潜移默化的围观与影响…时过境迁,我们看到:古典的脉络依旧眉清目秀,而现代则面目全非了。…还好~

几时归去、作个闲人
在现代主义遭遇自身的生存发展危机之时:“后现代”则以卵击石、“新古典”想负隅顽抗、“晚期现代”却据理力争、“现代后”要暧昧妥协…结果呢?…“新古典”是旧瓶装新酒、表里不一,“晚期现代”因误随折衷主义、而路末途穷,“后现代”偏执于文化传承、难免抱残守缺,而“现代后”急于改朝换代未果、而陷入虚无。…莫如~

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以前觉得后现代更接近未来、后来发现其实彼此渐行渐远…如不小心陷入后现代泥潭,则很容易与过去纠缠不清、与现代泾渭分明…虽然在建筑史上后现代也是昙花一现,但它也使现代懂得“没有过往的未来最终只剩下苍白”。

如此可见,“现代主义”的经久不衰并非真理在握、无懈可击,而是得益于其它各种思潮的仓促上阵、草率落败。


现代百年、相遇无憾!
百年现代、后会有期!

 

谨以此文向为现代主义建筑做出巨大贡献的先行者们致敬。

筑人/博远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