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远医疗暖通空调院感首席专家袁白妹

2020年1月下旬,中国大地已经进入了阴历己亥年结束的最后几天,正当万家团聚,准备迎接中国传统的新春佳节时,新冠状病毒肺炎的感染人数也悄然进入了加速的轨道。各种关于疾病及疾病相关话题,夹杂着一些不科学的言论,在微信中广为传播,作为一个以医疗建筑设计为己任的专业人士,博远医疗暖通空调院感首席专家袁白妹敏感地认识到在这个时候,应该挺身而出,做一些对疫情控制有意义的工作。在新冠肺炎得到初步抑制的今天,《中国卫生工程》杂志社特意请白妹总来谈谈她的职业生涯,和她和她的团队的一些故事。

 

出剑

在2020年1月22号,博远医疗团队率先在公司公众号的E-SPACES上发表了【医院感染控制中的空调解决方案】的PPT文稿,意在提请医院管理者关注由于空气调节系统引起的疾病感染。这篇精彩,专业的文章,就出自白妹总之笔。

随着越来越多的疫情的信息发布,她和她的团队同事分析认为新建应急传染病区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方向,团队的成员对此有过非常丰富的经验可以供其他设计者借鉴,“国有难,匹夫当有责为其分忧”。经过和团队同事的共同努力,1月25日大年初一,博远医疗公众号E-SPACES上发表了【装配式模块化应急呼吸道传染病区建设设计要点】。在随后几天,又连续发表了【应急传染病装配式模块化病房布置方案比选】、【应急装配式模块化呼吸道发热门诊建设设计要点】、【关注应急传染病区及负压隔离病房的细节设计】。意在把博远医疗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分享给大家,给广大没有经验的建设者提供无偿的技术支持与帮助。

公众号发布以来,短短几天,点击量过万,无数战斗在生产一线的工程师,建设者发来短信,咨询相关方面的经验和问题。白妹总自豪地说,“能把这么多年的所学所用,奉献与社会,我感到无比的自豪”。

成长

 

回顾白妹总自己的职业生涯,1985年从湖南大学毕业后,袁白妹分配到机械工业部设计研究总院参加工作,总院是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的前身,到2018年退休,33年间一直在中元工作。退休后,继续发挥余热,在中元医疗和博远医疗从事医院建筑设计工作,到今年已经整整35年了。

如果按照工作内容来分,大致可以分为二个阶段,1985年-2012年左右都是在生产一线从事工程设计工作,2012年至今,袁白妹开始从事设计管理和技术管理的相关工作。

如果把袁白妹完成的设计项目做个归纳,我们大致可以看到她这样的一个人生轨迹:

第一个阶段是工业建筑为主一般公共建筑为辅阶段:1985年-1990年,适逢第一机械工业部属工厂技术改造和升级换代,大量的工厂建设项目应运而生,公共建筑的建设刚刚开始,这一阶段的设计任务,大多规模不大和等级不高。

第二个阶段是一般公共建筑为主医院建筑为辅个阶段:1991年-2004年,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开始,办公、酒店和住宅等建设进入高速发展期,先行开始建造,直到1995年前后,现代化医院建设的大幕徐徐拉开,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建设是一个标志, 袁白妹有幸参与设计和建设队伍中,也是参加设计的第一个医疗建筑工程。1999年在北方,河北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是紧随其后建成第二个现代化医院,也是她独立完成第一个医院,2003年竣工,得到了医院方和河北省领导的肯定,随后开始设计河北省人民医院。

第三个阶段是纯医院建筑设计阶段:2005年-2018年,经过近十年的设计经验积累,中元医疗进入了爆发式增长期,袁白妹参与设计了涉及150家医院的约200栋医院建筑,完成的有代表性项目为解放军总医院东院区改扩建工程和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新建工程以及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改扩建工程。

经历

袁白妹总聊天,我们能深刻感受到她在曾经工作过的每一个项目上的倾情付出。从1996年开始到现在,她设计和完成的医院类型有综合三甲医院、传染病医院、儿童医院、妇幼医院、精神病医院、口腔医院、中医医院。2006年开始,中国建筑学会开始评选暖通空调优秀设计,从第一届连续六届,她完成的河北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解放军总医院东院、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北京电力医院、苏北人民医院6家医院的建设项目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奖,这是暖通空调设计界的权威奖项。

“设计是服务行业,让甲方满意是每一个设计者的指导思想,作为设计者自己来说,如果能够在医院设计中尽量多地采用新设计思路和新技术,并且得到甲方的认可,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儿”,袁白妹语重心长地说。

解放军总医院外科楼是非常有挑战性的项目。挑战一是建筑本身: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1500床、50间洁净手术室,是当时单体面积最大、病床数最多、一次建成手术室最多的病房楼。挑战二是时间紧迫,从2005年设计到2008年入住,短短3年时间,创造了一个建设周期短的奇迹。挑战三是来自自我,不能直接重复以前的设计,充分体现节能、环保和绿色。

解放军总医院外科楼2008年竣工,至今已经安全运行12年了,并且取得甲方的认可,充分证明了设计成果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到目前为止,三项挑战都在其右的几乎没有。

成就

 

辛勤的耕耘,必定会获得社会的认可。袁白妹本人受邀参加了国家标准[医院洁净护理及隔离单元技术标准]编制、国家标准图[洁净手术部和医用气体设计与安装]和[医用气体工程设计与安装]绘制、以及[中国医院建设指南]和[医用洁净装备工程实施指南]的编写,并于2015年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医用洁净装备工程分会副会长和暖通空调分会的主任委员,2019年,她成为北京市医院建筑协会暖通空调分会副会长。

感悟

谈及医疗机电设计的未来, 袁白妹说,”随着国力的增长和人民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以及国家城镇化的建设,医院作为城镇的基础设施和建设中的短板,又进入了一轮新的建设高峰,更多的设计从业者进入到了医疗设计领域,对医院管理者来说是巨大的挑战,因为他们面对的设计者是没有医疗建筑设计经验的工程师,使得医院管理者的精力、医院建设的投资、医院建设的进度都产生了大量的浪费和拖延”。如何应对这样的挑战?袁白妹从参加审查的项目中,深刻的认识到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整体的机电专业的规划,医院建筑中的机电系统比一般公共建筑要求高、数量多、用量大,无论是新建还是改扩建都需要规划先行,不单单是建筑规划,同时需要机电系统的规划。而事实上,大量医院建设只有建筑和医疗规划,缺乏机电系统的规划,在医院改扩建项目中,没有把医院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统一考虑,导致反复拆改浪费投资或者重复建设增加运维成本。

“机电设计一定要包含规划”白妹总在我们采访的最后,建议我们能把她这样的观点传达给更多的人。

一个医院运营的好坏,当然最根本的是医疗的技术的高低,而医疗技术的基础之一就是医疗建筑环境适宜,当医疗建筑适宜时,能够使得医院充分发挥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并且使得医院高效率地运行,许多她服务的客户,医院改造完成之后,营业收入大幅提高;反之,医疗技术不能顺利实施,更有甚者医院根本无法正常运营,医疗建筑就像一个身心不健康的人似的,无法正常工作。而医疗建筑的成功与失败,关键在于设计,设计一定要包含规划。建议医院建设的管理者要把好设计这道关口,找有经验的设计团队完成设计,或者找有经验的设计团队作为设计咨询,给没有经验的设计把关,这是医疗建筑成功建设的关键。

是的,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因为她们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在实践工程项目中百炼成钢的一群人。像白妹总一样,她们心中有国,国之有难,可一马当先;她们手中有责,客户有需,可出谋划策。我们衷心祝愿白妹总和她的博远医疗团队,今后的道路能越走越宽。对白妹总来说,经历过那么多年的磨砺,相信一定是“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吧!

《中国卫生工程》杂志社

奋斗的人生才有意义

(原载于搜狐网,编辑文字时进行了重新整理)

走进王漪总在北京丰台区园博园的博远医疗崭新的办公室,给人最鲜明的印象是她房间里摆满的绿植,和窗外嫩绿的景色遥相呼应,充满了生机……!

谈人生经历

“主要还是平台与机遇吧,我比较幸运,一直生活在一个大环境下。如果没有中元这个平台,我也不能有今天,透过一个人也可以看到一个公司的成长过程,因为公司我才能有幸参与到一些事情中。”全国勘察设计行业科技创新带头人、国务院特贴专家等多个重量级荣誉加身的王漪总,对待她过去的辉煌的经历,总能说的那么轻描淡写。

王漪总介绍自己说, “85年大学毕业即被分配到了机械部设计总院(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的前身)。刚毕业时院里还是按专业分的科室,公建、工业、民建项目都做,如亚运会体育馆、电炉、工厂、工程机械、方庄的高层等,后来到了医疗所,这一干就是34年……”

80年代末,在计划经济的大环境下,曾跻身于四大工业院的机械部设计总院为求突破开始转型,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王漪总所在的传统专业室变为以市场业务为导向的综合室,后升级为所,最终发展到如今的专业院。30年间,在中国经济的激涌浪潮下,机械部设计总院完美蜕变为如今的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王漪总也从一名初出茅庐的普通设计师成长为中元建院60年来唯一的女高管。

作为医疗建筑设计业内的翘楚,中元在国内的起步并不算早。88年学科带头人黄锡璆博士留学归国,才带着大家从世界卫生组织援建的小医院开始做起。直到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建成,以其地处长江珠三角的特殊发展背景、高标准高要求地引入创新前沿的IEC医疗电气设计理念引发了医疗建筑业界的震动。此后中元又陆续承接了北大医院、北京医院、北医三院、中日友好医院、协和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等知名项目,20年间初心不改,树立起了自己的品牌。“除了医疗,我们在能源(北京2/3的供热项目由中元设计)、物流、民用、生物安全方面的设计项目也很多,中元的特点就是综合又专业。”聊到老东家中元,王漪总滔滔不绝,自豪感溢于言表。

谈项目经历

1993年参与佛山医院项目,王漪总开始关注IEC规范,学习研究怎样才能把相关的规范引入国内,医疗场所应采用何种系统更好?绝缘监视装置、电气安全方面应怎样设计?在这之前,国内有关医疗建筑的设计规范中关于电气专业的描述寥寥无几,王漪总与她的团队在项目中步履维艰,只能参照IEC标准一点一点实践摸索。而这也开启了王漪总深钻细研,投身行业发展之路。

说到做这个项目的经历时,王漪总用两个词进行了概括——“幸运““有趣”。她笑着说,很幸运公司当时给予了这样一个机会,那些日子都是非常有趣的经历。

“比起其他专家,我在专业上的贡献有限。”从03年开始就走上管理岗位的王漪总一再谦逊强调。但不可否认的是,即使离开技术岗位的她仍在电气行业、机械行业、医疗行业的专业领域留下了一个个骄人的成绩。虽然在管理岗位工作多年,但仍然没有放弃对专业的钻研。

谈奋斗历程

可以说,60年代的人也赶上了一个好时代,当时刚刚粉碎四人帮、国家恢复高考不久,又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全国形势一片大好,行业机遇很多,人才尤为紧缺,刚毕业的大学生基本都有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指导。刚刚参加工作的王漪总生逢其时,在这股东风下也生出一股闯劲,想要四处调研,想要提升自己。

“那时候确实有一股干劲儿,当时跟着李恭慰总做过北京亚运场馆,自己用PC1500编程计算混光照明的参数……怀孕的时候还坚持进行了三次外出调研……孩子刚刚1岁半的时候,特别想尝试超高层项目,就放下孩子奔赴了海南……“王漪总简单说起了自己这些年的一些工作经历,她说,“也没其他的,就是要敢闯敢干,需要你的时候肯付出”。 “性别在我们受教育的时候是很淡化的,我们那时候都是铁姑娘,都知道妇女能顶半边天,那会儿的社会比现在男女更平等。”说到这里,王漪总的嘴角露出灿烂的笑容来。

然而如今行业环境形势已大不同以前,项目多了,每种建筑类型内部变化不大,规范把条条框框定死了,禁锢了年轻人的发挥空间,当今年轻设计师工作项目多、时间紧,设计渐变成了一种偏体力劳动的工作,主要工作变成了画图,许多年轻人表示设计没有成就感,电气专业尤其突出,毕竟电看不见摸不到。一个项目结束后发生跳闸,设计师分析半天都不一定查得出缘由,只管按章画图,有的连基本计算都不愿意做。

对此,王漪总也表示理解,但 “话又说回来,设计能离得开画图吗?当然离不开,但画图不是设计的根本,最主要的还是要钻研系统,找到乐趣。”

“目前有些规定确实有待探讨,比如动不动就双电源切换,交叉供电不行吗?民用项目也就一个变电所,那又有多复杂呢?专业专家们也还在继续深入研究找发现,其实规范现在也不是完全框死的,大多数规定都是不能怎样怎样,但应该怎样做并没有明确指出,设计当然也不一定只有一种方法,各有各的方便,都可以。

谈到退休后的打算和加入博远医疗担任高级战略顾问一职,王漪总露出孩子般的天真笑容。 “我还年轻着呢!在国外,像我这个年纪都还多战斗在生产一线呢!我想把我的经验和我从中元学习到东西能够更多的回馈给这个社会”

“我从业34年来,承担工业、民用重点工程设计80项,含盖各领域。率先将国际IEC医疗场所电气标准系统引入国内工程设计及国家标准规范中,推动了我国医院电气设计技术的发展。 承担北京协和医院、解放军总医院、H986等重点工程的技术管理。有项目前期咨询、工程设计及后期管理全过程管控经验。有与多家境外设计公司合作的经验。曾带领中元医疗团队,承接了北京协和医院、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地坛医院、南京军区总医院、北京小汤山医院等行业著名的医疗项目。创造了很高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这些都是宝贵的经验”

“我曾经主导承接过500米FAST射电望远镜项目管理等一些列重大项目。作为公司总工程师期间,建立了公司科技创新体系及平台。推进公司绿色建筑、BIM技术的发展。作为公司管理者代表,将公司的四标三体系与公司的信息化建设有机结合。”

“我还承担多个社会团体的负责人,参与《医院管理学》、《中国医院建设指南》的编写工作,国家标准规范《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电气部分条文编制人。目前正在承担中国建筑标准化协会CECS的课题《健康医院评价标准》、《健康养老建筑评价标准》的课题负责人。正在负责住建部、卫健委组织的卫生口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规范电气部分的编制。”

“在工程设计及管理领域耕耘多年,我熟悉医院建设领域,与卫健委、各大医院院长、医疗建筑专家始终保持良好关系。同时负责企业技术质量管理、体系管理;工程设计、项目管理、工程承包的业务管理。熟悉设计院、工程公司的各个高管岗位,具有开放性思维,工作热情高,思路敏捷,希望在有生之年,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有更多发挥自己能力的机会,哈哈!”

谈未来憧憬

“中国处于一个巨大变革的时代,国家有“一带一路”大的战略规划;有雄安新区的壮阔蓝图;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图伟志。我们的产业要升级,我们的设计水平,客户服务也面临着同样的升级的压力。”

王漪总说,“这个升级可不是像把电脑程序升级那么简单,要提高我们整个团队的创造力,服务意识等方方面面。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客户面对的设计单位的选择也越来越挑剔,如何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脱颖而出,这个需要团队上上下下齐心协力来努力奋斗”

“举个我的例子吧!没到中元报到前,我以为自己是到科研院所做研究,到了设计院才发现,自己即将面临的是一个新的领域。对于未来,才发现自己根本没有筹划,那时候21岁,只想“努力地去学,努力成为最好的那一个”,从学校的机械制图,转到工作中的建筑制图,一切要从头学起。“给我安排的工作,我尽快主动做完,想尽快掌握更多的本领”。怀孕期间,先后去徐州、烟台、长春等地进行现场设计和调研,孩子出生三个月就回到工作岗位……”

“一个企业的转型和一个人社会角色的变化,其实有好多相似的地方。要获得机遇,就得努力从改变自身开始做起,要付出心血和劳动。做你不熟悉的事情你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你才能赶上人家;做你熟悉的事情时候,更加不能懈怠,否则同行就会很快的超越你。在同一行业立足,最重要的是,你要比你的小伙伴们做的要好一些。以前是风起云涌的大潮,比量;现在是精分细作的时代,比质。是只会拉磨的骡子还是能纵横旷野的千里马,得到市场的广阔天地中去遛遛才行,这是机会,是时代给我们每个人重新审视自己,提高自己的机会……”

在结束采访前,王漪总对记者说,“小时候常逛的颐和园,现在依然会逛,无论这世界如何光怪陆离,生活充满多少末节细枝,颐和园的山水依然如初,昆明湖的碧波依然向懂的人诉说千言万语:平静与湍急,荣光与低谷,都已经历,人生何有高低?我觉的人的一生非常短暂,只有不断努力奋斗,挑战自我的人生,我觉得才有意义,现在能和一群充满活力的年轻人在一起,重新扬帆启航,为他们出谋划策,我感到很幸福……”

和王漪总聊天,在云淡风轻的听她讲述辉煌的过往的同时,你会不自觉的感受到她身上独有的活力和激情,在她的眼里,永远充满着把握未来机遇的信心。就像她办公室里满屋的绿植一样,生机盎样,蓄势待发。让我们祝福她和她的团队拥有更加美丽的春天!

(博远医疗+依空间)